心境
克尔恺郭尔 - 恐惧与颤栗一书第一章 – 心境
“神要试验亚伯拉罕,就对他说,带着以撒,你独生的儿子,你所爱的,往摩利亚地去,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,把他献为燔祭。”
这是梦开始的地方,乍一听这是一个疯狂且愚蠢的故事,怎么会有人愚蠢到相信脑子的(幻听),献祭自己的儿子。
但是亚伯拉罕不是一个疯子,在那个时代,他是被敬仰的人。
可能有人会认为那是那个时代的问题,我不否定这种想法,但是我不认为存在一个没有问题的时代,那个时代的人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观念,恰恰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代,就像你在这个时代一样。我不会举例子去解释这段话,因为这恰是 “我在哪儿?”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的答案,我处在我正在这里的时代,同时我不再其他我不再的时代,那么关于亚伯拉罕所在时代,敬仰他是应该的,如同现在的鄙夷也是应该的。
心境这一章是克尔恺郭尔信仰之旅的起点,也是从亚伯拉罕这里把握信仰的关键。
上帝让亚伯拉罕去献祭自己的儿子,那么亚伯拉罕会怎么想。
这个人不是一个思想家,他没有想要出离信仰的愿望;在他看来,“像信仰之父一样地被记住” 必定就是最为荣耀的事情,“拥有信仰”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命运,哪怕没有人知道他拥有这信仰。
这个人不是博学的圣经注释家,他不会希伯来语;如果他会希伯来语的话,那么,他也许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这故事和亚伯拉罕。
四个小故事
1
那是一个清晨,亚伯拉罕清早起来,给毛驴戴上鞍座,离开自己的帐篷,以撒跟着他 ,但是撒拉从窗户里望出去目送他们向下走过谷地 ,直到她无法再看得见他们。他们沉默地骑着驴旅行了三天,在第四天的早晨,亚伯拉罕一声不吭,但抬眼看着远方的摩利亚山。他让那些男孩子们留在下面而独自拉着以撒的手走上山。但是亚伯拉罕对自己说:“我倒是不会对以撒隐瞒这段路将会把他带往何方。”他沉默地站着,他把自己的手放在以撒的头上作为祝福,以撒躬身接受这祝福。亚伯拉罕的脸是父慈之容,他的目光是温柔的,他的话语是谆谆的训诫。但是以撒无法明白他,他的灵魂无法进入崇高;他抱着亚伯拉罕的膝盖 ,他在他的脚前祈求,他为自己年轻的生命而祈求,为自己美丽的生命蓝图而祈求,他回想起亚伯拉罕家中的喜悦,他回想起悲伤和孤独。这时,亚伯拉罕拉起这孩子,并和他并排走着,他的话语中满是安慰和训诫。但是以撒无法明白他。他登上摩利亚山,但是以撒不明白他。这时,他把自己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一小瞬间,但是在以撒再次看到亚伯拉罕的脸时,所看见的就变掉了,他的目光是狂野的,他的形象是恐怖。他抓住以撒的胸,把他扔在地上,并且说:“愚蠢的孩子,你以为我是你父亲?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。你以为这是上帝的命令吗?不,这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”于是以撒颤抖着,在自己的恐惧中喊着:“天上的主啊,请给我慈悲,亚伯拉罕的神啊,请给我慈悲,既然我在大地上没有父亲,那么你就是我的父亲!”但是亚伯拉罕低声自语:“天上的主啊,我感谢你;他以为我是一个非人,但这还是好过他丧失对你的信仰。”
******
在小孩子要断奶的时候,母亲弄黑自己的乳房,当然,如果在孩子无法得到奶的时候,这乳房仍然看上去可口,这无疑也是遗憾的事情。这样一来,小孩子就会以为,乳房变了,但母亲,她仍是同一个人,她的目光就像往常一样地温柔亲切。那无须以更可怕的方式来为孩子断奶的人真是幸运啊!
他的目光是狂野的,他的形象是恐怖。他抓住以撒的胸,把他扔在地上,并且说:“愚蠢的孩子,你以为我是你父亲?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。你以为这是上帝的命令吗?不,这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
通过这里我们可以看到,这样的亚伯拉罕,他眼中的信仰是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
这样的信仰,这样的信仰是一种子民式的信仰,之所以会用子民式这个词是因为我要应用一个很中二的台词:
王来承认,王来允许,王来背负整个世界
此时的亚伯来看就是被信仰所承认,被信仰所允许,最后的不,这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
看是是在强调自我之存在,实际上是对最后残余的自我的否定,类比于,被卖了还帮忙数钱。其真实含义为,我甘愿臣服与我的信仰。
2
那是一个清晨,亚伯拉罕清早起来,他拥抱撒拉,他的老年的新娘,撒拉亲吻以撒,他消除掉了她的羞辱 [11] ,他是她的骄傲、她在所有族类中的希望。然后他们沉默地骑着驴上路了,亚伯拉罕的目光被钉在地上,直到第四天,这时,他抬眼远远地看向摩利亚山,然而,他的目光又转向地上。他沉默地把木柴放整齐,把以撒绑起。他沉默地拔出刀;这时他看见上帝所选的公羊。他献祭这公羊然后回家。……从这天起,亚伯拉罕变老了,他忘记不了,上帝向他要求了这个。以撒一如既往地蓬勃成长;但是亚伯拉罕的眼目昏浊了,他不再看见喜悦。
******
在小孩长大了要断奶的时候,这时,母亲处女般地隐藏起自己的胸脯,这样,孩子就不再有母亲。那没有以别的方式失去母亲的孩子真是幸运啊!
亚伯拉罕的目光被钉在地上,直到第四天,这时,他抬眼远远地看向摩利亚山,然而,他的目光又转向地上。他沉默地把木柴放整齐,把以撒绑起。他沉默地拔出刀;这时他看见上帝所选的公羊。他献祭这公羊然后回家。……从这天起,亚伯拉罕变老了,他忘记不了,上帝向他要求了这个。以撒一如既往地蓬勃成长;但是亚伯拉罕的眼目昏浊了,他不再看见喜悦。
在这个故事里面,亚伯拉罕沉默了,他不再是之前那个狂热的信徒,他开始怀疑了,虽然他还是去献祭以撒去了,但是他并不认为献祭以撒是他自己的想法,甚至在最后,他在沉默中放弃了信仰。他忘记不了,上帝向他要求了这个
他并不依附于上帝,他知道上帝要求的他。
3
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,这时亚伯拉罕一个人骑驴出去,他到了摩利亚山;他面孔朝地匍匐下来,他祈求上帝原谅他的罪,这罪就是:他曾想要牺牲以撒为祭品,父亲忘却了对儿子的义务。他更加频繁地一个人骑驴出行,但他得不到安宁。他无法领会这是一种罪,“他曾想要把他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祭给上帝”是一种罪,他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,为了这东西他可以许多次以自己的生命去交换;如果这是罪的话,如果他不是如此地爱以撒的话,那么,他就无法明白,这罪是可以被原谅的;因为,又有什么罪会比这更可怕的?
******
在小孩子要断奶的时候,这时,母亲也不是没有悲哀的,她和孩子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相互分离开;这孩子,先曾是躺在她的心脏之下,然后又休憩在她的乳旁,将不再如此紧贴地靠近自己。于是他们一同在悲哀中度过这短暂的悲哀。那如此亲近地拥有过自己的孩子而无须悲哀更久的人真是幸运啊!
这是很难理解的一章故事,他同样也是上一心境的延续,这一次他反抗了上帝,但他依然信仰着。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住文中的“罪” – ”他曾想要牺牲以撒为祭品,父亲忘却了对儿子的义务“。
注意在信仰这个层面,不一定要做过,想也是do something(也是一个动词),需要区别于想过即是做过
这里的关键是父亲对儿子的义务
,在信仰层面,这一罪是 想要否认这一义务,抽象一点是 “这罪是试图通过信仰否认义务/伦理,这里的义务并不局限于父亲对儿子的义务”
另外一个难点是 – “这罪是可以被原谅的;因为,又有什么罪会比这更可怕的?” 我们已经知道这罪是借用信仰来否定义务/伦理,那么这最为什么可以被原谅呢?或者说为什么他会说“因为,又有什么罪会比这更可怕的?”,难道这就值得被原谅吗? 此处留白,我也不懂
4
那是一个清晨,在亚伯拉罕家里,旅行准备就绪。他与撒拉告别,忠实的仆人以利以谢 [13] 陪送他上路,直到他重返。他们和谐默契地一起骑着驴旅行,亚伯拉罕和以撒,直到他们到达摩利亚山。但是亚伯拉罕为献祭准备好了一切,平静而温和,但是在他转过身去拔出刀的时候,这时,以撒看见了亚伯拉罕的左手绝望地紧紧握住,一阵颤动闪遍他的整个身体,——但是亚伯拉罕拔出了刀。
在他们重新回到家的时候,撒拉急忙地奔向他们,但是,以撒失去了信仰。世上不曾有任何对此的讨论,以撒从不曾对任何人说过他所见到的东西,而亚伯拉罕也丝毫想不到有人看见了这个。
******
在小孩子要断奶的时候,这时,母亲手头有着更强劲的食物,这样,这孩子就不会死去。那手头有着更强劲的食物的人真是幸运啊!
于是,以这样的方式,以及以许多类似的方式,我们所谈论的这个人想着这一事件。每一次在他漫步去摩利亚山之后回家的时候,这时,他因疲劳而瘫坐下来,他握合起自己的手并且说:“亚伯拉罕伟大无与伦比,又有谁能够理解他呢?”
由于上一章看的不是很明白,这一章实际上依然没法完全看懂。
关于亚伯拉罕只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– 以撒看见了亚伯拉罕的左手绝望地紧紧握住,一阵颤动闪遍他的整个身体,——但是亚伯拉罕拔出了刀。
这里的“一阵颤动闪遍他的整个身体
“ 我们接着上一章分析,不难看出这里是从伦理到信仰的转换,如果上一章亚伯拉罕重视的是伦理,那这里就是转换为信仰。
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关于小孩断奶的描述来窥探一二,这里的奶是指代义务/伦理,而更强劲的食物则是指代信仰。
另外还有一点要提的是以撒看见了亚伯拉罕的左手绝望地紧紧握住
这里的绝望值得是在义务与信仰之间的临界,由于信仰在义务中绝望,突破这一绝望也就是全然的拥抱信仰,也就是克尔恺郭尔后面会提到的信仰之跃。
我之所以会做 义务到信仰之转换 这一猜测,是因为,这一章里面的亚伯拉罕已经全然的信赖了,他在献祭的过程中完成了信仰之跃,这一信仰之跃并不等同于第一章里面的子民式的信仰,是一种,“我想做的即是上帝想让我做的”,而不是“上帝让我想这么做”